会员登录

  • 个人登录
  • 企业登录
  • 院校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登 录 立即注册立即注册立即注册

为应届生/求职者提供更多职业选择

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为各大院校提供学生就业的渠道

天津农学院

院校简介

  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2002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城乡经济学校并入天津农学院。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以农科为主体和优势,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协调发展。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49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发展战略。现有14个教学单位,6个学科门类、40个本科专业、14个高职专业、4个硕士点,全日制在校生1.1万人。有2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天津)。有7门市级精品课程,7个市级品牌专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00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学校设有“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花卉技术工程中心”、“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天津中日农村环境资源合作研究中心”、“天津市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 “天津市农业节水研究中心”。


  学校以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己任,主动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为合理的专业生态群;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校强化“宽、适”性人才培养模式,植根津沽大地办学,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在全市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天农毕业生的朴实无华、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用人单位对天农学子的共识。学校桃李遍及海内外,自建校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毕业生2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着名的农业科技人才、教育专家、优秀管理专家和领导干部。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学校建有2个市级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988人,其中专任教师588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9人。教师当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03人,硕士学位的269人,有教授91人,副教授242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天津市授衔专家1人,市级优秀教师5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人选1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学校还聘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来,全院取得包括国家级“863”、“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500多项。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412项、授权专利40项。《天津农学院学报》作为公开出版物,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和天津市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列为农业类重要刊源。


  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与德国、乌克兰、菲律宾、日本、加拿大、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交流协作关系。


  今天的天津农学院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她将继续秉承“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优良校风,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 的天农精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立足天津,辐射环渤海,以服务沿海都市型农业为己任,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懈努力,朝着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农业大学”目标稳步迈进。



专业设置

  农学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农学专业是我院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已有34年的历史。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间农学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农学专业是我院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已有34年的历史。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间的演进,本专业不断改革并得到逐步完善,更加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更加受到社会,特别是专业部门的认同。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教学管理规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任课教师中,教授10名,副教授6名,讲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5%。目前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大学本科生千余名,众多的优秀毕业生已成为部门或单位的领导或科技骨干。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植物生产基本知识。毕业生具备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农化、农业生态和植物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作物遗传育种和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作物栽培与耕作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主要农机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及选型、配套和使用,农产品贮藏加工等多种经营,农业经济和贸易、农业组织管理和农业技术开发方法;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农业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竞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开设主要课程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计算机技术基础与应用、普通遗传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农业生态学、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农业推广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实训、教学实习及科研训练8周,寒假期间社会实践调查3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5周,共29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管理机构、行政部门等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


  环境科学专业(四年,理学学士)专业简介环境科学专业是我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于2003年设置的。目前已招收学生七届。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5名,讲师5名。具有博士学位者5名,硕士学位者8名,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80%,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生物技术、水文水资源专业为依托,面向基层环保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培养适应环境科学产业发展需要,掌握环境科学技术及其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通过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系统训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环境资源调查、分析、质量监测、评价、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特别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田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农产品质量监测等技术,使学生掌握2-3门实用的废物(水)资源化和污染防治技术,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主要课程环境学、环境化学、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土壤学、环境工程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管理学、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统计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教学实习7周,科研训练4周,社会实践3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6周,共33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产业部门从事环境产品的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产品的分析检验以及在相关的事业单位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等工作。


  生物技术专业(四年,理学学士)专业简介本专业成立于2000年,根据产业特点及学校办学特色,重点培养农牧业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始终强调“厚基础、宽专业”,使毕业生达到“一专多能”,毕业生无论在教学、科研领域,还是在生产第一线,都能很快进入“角色”,在产品开发、管理及经营方面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该专业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任课教师11名,专职实验教师1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4名。其中博士4名,硕士7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掌握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专业技能,获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系统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生物技术产业部门从事产品开发和设计、工艺过程操作和监控、产品的分析检验以及在相关的事业单位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等的实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微生物、细胞生物学、普通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遗传育种、生物工艺学、植物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分离工程、生物制药、农业应用微生物学、仪器分析、微生物学技术大实验、生物分离技术大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教学实习4周,社会实践3周,科研训练8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6周,共34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生物技术产业部门从事产品开发和设计、工艺过程操作和监控、产品的分析检验以及在相关的事业单位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等。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随着我国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种子科学与技术的人才的大量需求于2005年设置的。目前已招收学生五届。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名,讲师6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7名,另有专职实验教师3名。


  培养目标以农学和园艺专业为依托,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植物的栽培、耕作制度,以及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植物保护、种子生产等技术,使学生具备种子生产,特别是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及种子贮藏、检验、加工、营销等技能和方法,并使其熟悉种子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要课程植物学、普通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栽培学、植物保护学、种子生物学、种子检验学、农作物种子生产学、园艺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储藏学、种子营销学、农业推广学、种子法律法规、土壤肥料学、种子经营与管理、植物检疫、生物统计、园艺通论、农业生物技术和国际商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种子专业综合实习与科研训练6周,农事实践2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2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6周,共32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国内、外种子企业,政府种子管理部门,国家农业管理部门,农业院校和各级农业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种子培育和良种繁育、经营和管理、技术开发和推广等工作。


  园林专业(四年,农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的技术;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5、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要课程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植物生态、城市生态)、观赏植物学、园林设计、绿地系统规划、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绘画、设计初步、建筑制图、植物景观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综合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不少于25~30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事业单位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等工作。


  园艺专业(四年,农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园艺设施的规划设计、园艺作物栽培、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草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方面技能;4、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植物生产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及营销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科研单位、科技推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旅游休闲观光区和企业单位等从事果树、蔬菜、园林花卉植物生产,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产后处理与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经营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园艺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方向)(四年,农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完善的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的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技能,能从事设施农业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产品制造、产业开发、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有较宽广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设施设计、制造和安装、设施环境调控、传感与测试技术和工程、种苗工厂化生产、设施作物栽培和育种、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参加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具有农业设施设计、建造、管理和设施作物栽培,管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苗繁育、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2、具备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工程科学的基本知识体系;3、掌握设施农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较熟练的设施农业与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4、掌握获取科技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调查、科研和科技文献写作能力;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设施农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6、有较高的中外文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组织管理和预测决策的基本素质。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传感与测试技术、工程力学、农业设施工程学、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设施环境与调控、设施作物栽培学、无土栽培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工厂化育苗、设施农业经营与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农业、水利、农业资源开发管理、城乡建设等部门从事设施农业工程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科学研究工作。


  林学专业(四年,农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调动手能力,突出创新能力,能适应经济建设和市场的需求,具有现代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宽厚而系统的林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从事与林业生产和管理研究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生物学、植物学、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评价的方法;3、掌握林木良种选育、林木栽培抚育、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特产品加工利用的技术;4、掌握林木育苗、管理与园林施工、管理养护及相关城市林业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5、掌握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主要课程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测量学、森林培育学、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计测学、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共29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园林、林业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绿地的规划、施工、林木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工作。


  植物保护专业(四年,农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相关部门从事农业技术指导、经营、管理、教学、科研、检疫等工作,适应滨海都市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植物保护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研究手段,具备技术推广工作与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方法;2、掌握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检测、病虫害预测预报、农药种类筛选及应用技术;3、掌握植物检疫的方法及相关法律知识;4、具有对植物病原物和农业害虫进行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分离培养、饲养观察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应用微生物学、生态学理论及相关实验原理对植物病原物和农业害虫进行基础性研究,根据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设计防治方案。


  主要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检疫学、植物化学保护、农药残留量检测技术、园艺植物繁育学、作物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植保、环保、检疫、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农业技术指导、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等工作。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本专业2002年经天津市教委批准建立。目前有一个方向,即渔业资源学。该学科研究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重点研究主要渔业经济种类的生长、年龄、死亡、繁殖等渔业生物学内容;研究渔业资源与渔业生物本身的关系,与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管理策略等的关系;研究主要增殖种类的早期发育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与生长;研究我国主要海洋经济鱼类种质遗传学特征(遗传标记)、不同环境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养殖群体和天然群体间遗传差异及放流群体对天然群体的遗传学影响、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进化等。该专业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7名,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10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渔业科学、海洋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的相关渔政、科研、教育和生产等部门从事管理、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生物学、海洋环境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海洋生物学研究方法、渔业水域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调查、研究和渔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海洋环境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2、掌握渔具测试和设计、渔业资源预测预报、渔政管理等方法和技能;3、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网渔具装配、渔业资源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等基本能力;4、掌握渔业生物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海洋渔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海洋渔业学科的新成就、新技术和国际渔业发展动态;6、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海洋生物科学与海洋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技术、生产以及管理等工作。


  水产养殖学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水产养殖学专业成立于1976年,是天津农学院最早建立的传统专业之一,我院硕士点之一,是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2007年12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12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6人,曾先后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在鱼、虾、蟹等多种水产动物的养殖、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治、遗传育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丰收三等奖三项,国家星火科技四等奖一项,全国农业区划三等奖一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十三项、三等奖七项,天津市区划二等奖一项,市星火科技二等奖三项。目前承担国家、市级科研课题58项,经费4000余万元,设备总额2000余万元。五年来,共发表论文200余篇,被EI、SCI、ISTP等收录近4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五部,教材四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掌握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水产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生物、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3、掌握鱼、虾、蟹、贝的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4、掌握水生生态学和水化学的调查、监测技术;5、掌握鱼、虾、蟹饵料成分分析和饵料配合技术;6、掌握水生动物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7、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及一般软件的运用能力;8、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等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鱼类学、鱼类生理学、组织胚胎学、水域环境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


  研究方向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水产、渔政、环保、动植物检疫等有关科研、生产、教学、管理等部门工作。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本专业的设置是顺应市场发展要求,培养社会所需的水族养殖、工程技术和水族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该专业配备了比较完备的专业设备和实验仪器,专业教学实验设备价值100万元,具备培养水族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基本基础和条件。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3人。目前承担科研课题4项,经费100余万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观赏水族的育种、水域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养殖、病害防治、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水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水族科研、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观赏水族的养殖、水族产业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接受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观赏水族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观赏水族养殖技术、水域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形态、分类、生态、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和环境科学(包括生态系统、环境分析、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3、掌握观赏水生动植物的养殖(栽培)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游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掌握主要观赏水生动植物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5、掌握水族产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和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设施;6、了解观赏水族养殖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主要课程动物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观赏水族动物养殖学、游钓渔业学、水族景观设计、观赏水族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观赏水族动物疾病防治学、观赏鱼水处理技术、水族景观生态学、休闲渔业经营学等。


  研究方向观赏水族动植物养殖、水族景观设计、观赏水族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观赏水族动物育种学、观赏鱼病防治学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环境保护、海关检疫、动植物检疫、现代渔业技术等部门从事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动物科学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动物科学是研究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育种、消化代谢等生命基本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上述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和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多种需求。随着科学的进步,动物科学的研究领域不仅在范围上从传统的畜牧业扩展到了畜禽、珍禽异兽、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的饲养、育种、繁殖、加工等各个领域,而且在研究深度上已从动物整体水平、细胞水平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使得我们今天可以在基因的层面上认识动物遗传、发育、繁殖、代谢的规律。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了11个产、学、研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深入实践,掌握牛、猪、羊、禽等动物的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技术;通过毕业实践环节的优化设计和实施,培养应用型研究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育种、繁殖、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组织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家畜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养禽学、养牛学、养猪学、养羊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与管理的相关领域从事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推广、开发和贸易等方面的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动物医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侣动物、医学实验动物及其它观赏动物疾病的发生。它是生物医学及社会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动物医学研究已经从过去的以畜牧业发展服务为中心内容,扩展到了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伴侣动物和观赏动物医疗保健及食品卫生、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


  专业特色本专业建立了9个产、学、研教学实习基地,2个附属动物医院,全天对学生开放。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病例的讲解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动物医学相关的实验、检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短期内在工作中就能独挡一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动物疫病、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产科学、中兽医学、宠物疾病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动物医院、教学、科研单位或检疫管理部门及畜禽养殖相关领域从事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推广、开发和贸易等方面的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小动物医学方向)(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动物医学研究已经从过去的以畜牧业发展服务为中心,逐步转向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及食品卫生、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小动物医学专业方向是研究小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防治特种经济动物、医学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及其它观赏动物疾病的发生。


  专业特色本专业附属动物医院2个,现有12个产、学、研教学实习基地,全天对学生开放。通过理论学习和动物临床病例的讲解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动物医学相关的实验、检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能的基本训练,使他们具有小动物疾病临床诊疗、兽医卫生管理、动物保健与福利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动物疫病、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小动物传染病学、小动物寄生虫学、小动物内科学、小动物外科学、小动物产科学、中兽医学、兽医影像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动物医院、教学、 科研单位或检疫管理部门及动物养殖相关领域从事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推广、开发和贸易等方面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动物药学方向)(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本专业是一个药学和动物医学交叉的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设计研究能力,掌握制药工艺技术的高素质并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建立了7个产、学、研教学实习基地,通过动物药学理论学习和临床病例的讲解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动物医学相关的实验、动物药品生产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动物保健、动物药物生产与检测、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药学专业必需的动物医学、药学和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药物分析检测技术,动物体内药物和毒物分析检测及药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管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生物制品学、动物免疫学、动物毒理学、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学、生化制药学、中兽医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兽药药政及饲料管理行政部门、动物医院、兽药与兽医生物制品、饲料添加剂生产和销售等相关部门从事科研开发、管理、教学等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工学学士)专业简介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以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现代食品加工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学科。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986年开始招生,已毕业本科学生近千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0名。目前,本专业拥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已经形成了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术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


  专业特色本专业根据食品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在传统食品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食品开发与加工理论及技术,突出农畜产品加工及升值转化,特别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加工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食品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化工原理、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添加剂、食品质量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食品生产企业、教学岗位、科研单位、卫生防疫、检验、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四年,工学学士)专业简介生物工程专业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生物体(或部分生物体)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改造环境的应用学科。生物工程专业是以上游技术(基因重组、分子克隆等)为基础,以下游技术(生物反应过程、生物物质的分离纯化等)为重点,为生物技术的工业化和工程化培养人才的专业。


  该专业于2002年开始在我校设立专业方向,200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本专业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拥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8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2人。


  专业特色本专业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学校自身优势,突出强调农产品的生物转化及农业生物工程与饲料等课程。开设了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方面课程。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学校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具有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工程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生化工程、生物工艺学、生物工程设备、动植物细胞工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生物、制药、环保、食品、卫生、教育等领域从事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商检等工作。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四年,理学学士)专业简介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一门学科。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本专业拥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4人。实验室具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食品安全分析的常规实验设备。


  专业特色本专业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在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主要环节后,突出农产品生产与质量检测技术的学习,注重农产品的全程质量控制,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接受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贮运到消费全过程的安全监测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素养与实验技能训练,能从事食品、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安全及质量控制、食品卫生检验与监督以及食品安全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食品安全卫生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保证与控制、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概论、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保藏学、国际贸易、食品标准与法规。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食品工业企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防疫机构、进出口检疫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原辅料、加工产品的分析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安全评价、企业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机电复合型知识结构,熟悉农业机械和农业生物环境,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造、维护、使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初步掌握机械系统的计算机控制方法,机械产品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调试、使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特别是现代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制造、试验和使用的基本能力;3、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机电产品制造过程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工程学、电工电子学、测试与控制、农业环境工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电子技术、测试与控制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机床数控技术、农业机械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机械制图课程作业1周,假期社会实践3周,金工实习2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周,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2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2周,职业技能取证4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6周,共35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维护使用、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四年,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精密仪器设计制造及测量与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尤其是农业部门中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维护、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精密仪器的机械与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受到现代测控仪器特别是农业分析仪器应用技术的训练,具有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维护及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掌握本专业领域内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测量与控制技术等;3、掌握一定的机、电、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具有仪器与系统维护、开发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精密机械制造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机床数控技术、农业分析仪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工程图学课程作业1周,假期社会实践3周,金工实习2周,测控仪器生产实习2周,测控技术课程设计(1) 2周,测控技术课程设计(2) 2周,职业技能取证4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6周,共35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测控仪器或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维护使用、销售管理等工作。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四年,工学学士)专业简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目前世界上十分受重视的专业,它关系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前景。天津市属资源极其短缺的城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水文、水资源专业的高级人才将是天津水利人才补充的重点。同时,华北及全国各省市水利行业都存在水资源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人才需求缺口大。本专业定位于立足天津,面向华北,培养从事水文水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工程建设、技术经济分析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与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基础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分析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气象与气候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水利工程、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学、水资源学、地下水文学、环境化学、水利法规。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课程实习(测量、水文认识、水文信息采集、水利工程、气象与天气)、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水文测量实验、河流动力学实验、自然地理实验、气象实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等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四年,工学学士)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必要的工程勘测、工程制图、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组织管理及创新的基本能力。根据本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着眼于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实行“一书多证制”,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均取得中级测绘员上岗资格证书和CAD证书。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水利、沿海都市水利及城乡水利发展需要,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及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水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水利规划、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工程经济、水利法规。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测量实习、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共30周。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水力学实验、岩土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水工实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水利水电部门、地质能源部门、港口工程部门相关的设计院、科研所、工程公司、水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沿海都市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和滨海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备计算机基本理论,了解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计算机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以及微机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现代农业科研、生产和管理技术,接受计算机应用开发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一定的现代农业背景知识,了解沿海都市农业技术发展趋势;2、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开发能力,能承担计算机应用开发工作;3、掌握现代文献检索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研究能力;4、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计算机应用项目的开发组织与管理工作;5、具备较强的文字及口语表达能力,可从事计算机技术推广应用和培训工作;6、具备一定的普通外语和专业外语能力,适应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课程C++程序设计、现代农业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与TCP/IP、数据库原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ower Builder、计算机体系结构(双语)、SQL Server(双语)、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农业网络信息系统集成及各方向专业选修课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教学实习9周,专业社会实践6周(含校外认知实习及生产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20周,共38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从事相关领域的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IT技术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四年,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沿海都市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和滨海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备基本的农业知识,掌握计算机与相关信息处理技术,熟练用于解决农业管理、生产和科研问题,能在农业管理、生产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以及农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现代农业科研、生产和管理技术,接受计算机应用开发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一定的现代农业背景知识,了解沿海都市农业技术发展趋势;2、掌握农业信息处理和农业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数字农业的实现技术与相关的设计开发方法;4、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5、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文字及口语表达能力,可从事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培训工作;6、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备一定的普通外语和专业外语能力,适应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课程农业信息技术概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与SQL、计算机网络与TCP/IP、C#.NET、软件工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GPS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ower Builder、植物学原理、生物信息技术、农业网络信息系统集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教学实习9周,专业社会实践6周(含校外认知实习及生产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20周,共38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从事与农业相关领域的信息系统、Web网络等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农业IT技术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沿海都市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和滨海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和扎实的信息理论基础,熟悉现代信息采集、处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具有较强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信息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掌握农业经济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应用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现代农业经济与管理理论,具备农业资源及农业生产经营等应用背景知识;2、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信息组织、分析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3、掌握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具备信息系统尤其是农业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4、掌握现代文献检索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具备一定的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研究能力;5、具备较强的文字及口语表达能力,可从事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6、具备一定的普通外语和专业外语能力,适应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课程HTML&XML、C++程序设计、经济学原理、计算机网络与TCP/IP、现代农业技术基础、管理学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ASP.NET、统计学原理、产品营销学、会计学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与SQL Server、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信息专业英语、农业信息学、信息管理学、信息安全概论(双语)、计算机信息管理、UML建模语言(双语)、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信息经济学、信息系统集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教学实习9周,社会实践3周,毕业实习、论文20周,共35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IT技术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四年,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及信息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方法、技术与规范,熟悉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熟练使用各类主流软件开发工具,具有较强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学习软件工程的方法与技术以及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受到系统性、工程化软件开发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主流开发工具;2、掌握软件系统尤其是农业应用软件系统的工程化分析、设计方法和技术;3、掌握现代文献检索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具备一定的软件工程应用技术研究能力;4、具备较强的文字及口语表达和一定的软件项目开发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5、具备一定的普通外语和专业外语能力,适应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课程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导论、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与TCP/IP、数据库与SQL Server、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Visual C#.NET、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计算机专业英语、农业信息技术概论、微机原理与汇编、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和团队开发、软件测试与产品发布、安全性编程方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ASP.NET与WEB程序开发、UML建模语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教学实习9周,专业社会实践3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20周,共35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相关领域软件系统开发、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IT技术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四年,理学学士)专业简介应用化学专业是在传统的化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专业,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的专业之一。


  专业特色应用化学专业顺应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建设的机遇,将“现代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监测”作为专业发展的主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化学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大型仪器的操作使用及实用技术的人才为目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从事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提取、农产品品质分析、化学品的研制、分析检测及利用,能适应于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天然产物的有效利用、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分析检测及加工与管理等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以及较高的文化素质。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自然资源学、天然产物化学、土壤农化分析、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化学原理、药物化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从事农业、环保、土地管理和生产经营等方面工作,也可以从事化肥、农药、食品等企事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天津滨海新区以海洋化工为支柱产业之一,急需大量的化学化工人才,这为本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应用化学专业(生物制药方向)(四年,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制药及相近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药品生产与制造、检验与监督、营销与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质检、销售和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生物制药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生物制药的生产工艺与设备;了解生物制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制药安全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生物制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制药产业发展状况;掌握药品营销技能和有关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药品营销经营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物药物分析、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设备原理,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药学、药事法规、医药商品营销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与生物制药有关的生产单位(如药品、食品、保健品、试剂等)、药品营销、药品检验、和卫生防疫部门等单位从事生产技术、医药营销、质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适于报考生物制药、药学及其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特别是“国家生物医药园”的建立,为本专业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够在基层政府和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管理方法、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等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能和方法,在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工作中,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信息调研、写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办公自动化、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信息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特别是农村有关公共事业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公共财务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公共关系、财务管理、公共政策学、管理心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组织学、领导科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文教、卫生、环保、社区管理部门、劳动与保障、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及基层政府从事管理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年,经济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素养,熟悉国际贸易全过程实务操作和相关法律,了解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国际贸易规则,有较高的贸易实务操作、营销、人际沟通能力和外语水平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全过程实务操作和相关法律法规;3、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5、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商法、经济法学、外贸英语口语与听力、外贸英语写作与翻译、外贸英语资刊选读、外贸函电与契约、国际结算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涉外经济部门,包括各种对外贸易机构、金融机构、三资企业、外贸公司等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等工作。


  会计学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当前会计制度、会计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了解我国会计改革的发展方向和会计理论发展动态,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和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会计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会计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在校期间同时拿到本科毕业证和会计技能资格证书,能够胜任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理论分析和会计实务工作;3、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会计工作;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的能力;5、了解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备基本的从事会计科学研究的素质。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货币银行学、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法与税务会计、小企业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综合会计业务仿真实训、审计实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农、工、商各类企事业单位及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实务、会计管理、审计、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财政局、税务局等政府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与管理工作。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了解农事基本知识和农业科技现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从事经济管理尤其是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思维和基本技能,兼备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在农村各级政府、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和技术推广服务等部门,以及各种农民合作组织、协会等民间组织从事经营管理、项目管理、行政管理、营销、政策调研、咨询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公共关系等方面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等人文素养,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2、系统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农业科技基础知识,掌握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社会调查、政策调研、行政管理等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和适应相关领域的基本业务工作;3、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方法,掌握不断学习提高的基本方法和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农业经济管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够结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专业研究和创新能力;5、熟练掌握英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营销学、农业政策学、投资项目评估、土地资源管理、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生产与服务的企业实体或组织、基层政府、以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市场营销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市场调查研究能力、营销战略规划能力、市场开拓与运作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市场营销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营销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与规则;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熟练掌握英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调研、广告学、营销策划、营销渠道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农产品营销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和外贸公司等从事市场营销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也可在广告公司、咨询公司从事相应的工作或在政府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任职。


  市场营销专业(物流方向)(四年,管理学学士)专业简介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市场营销管理及物流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物流管理及其应用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发和设计物流管理系统的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院于2009年在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增设物流方向并开始招生。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人,硕士学位者5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物流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具有较扎实的法律基础和守法意识;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从事物流方案的规划、设计、实施等工作;3、掌握物流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物流系统问题的基本能力;5、熟悉我国物流营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的惯例与规则;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初级会计学、统计学、现代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营销学原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筹学、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仓储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国际货运代理、运作管理、物流成本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型商业企业、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及咨询研究机构等工作,就业岗位包括物流作业管理经理(如运输部经理、仓储部主任、国际货代主管)、物流信息主管、客户关系管理经理、物流营销主管、物流系统规划主管、供应链技术解决方案设计主管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各类企事业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及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旅游及酒店管理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在各级各类酒店、餐饮行业、旅游行业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实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及酒店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及酒店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其掌握旅游及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运用旅游及酒店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饭店经营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财务管理、旅游英语、酒店服务礼仪、饭店市场营销学、酒店会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环节包括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操作实务、餐饮管理操作实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星级游轮等旅游机构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也能在政府相关部门、高等院校、其它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英语专业(四年,文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各类企事业及政府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和翻译、英语编辑、经贸文秘及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旅游开发和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旅游管理的有关法律和政策,能够胜任旅游资源评价、旅游经营管理、旅游区规划、导游及农业生态资源开发建设,能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资源与开发、导游学实务、旅游资源评价、旅游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学、景观生态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服务及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三年)专业简介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畜牧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动物养殖、疾病防治、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检验工作及饲料、兽药、动物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


  专业特色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目前是我市各高校中唯一的动检高职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努力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以实训基地的改革创新为依托,探索素质教育模式,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训能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在畜禽生产、畜禽疫病防治、动物防疫检疫和管理部门从事科研、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等工作的高级畜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动物检疫学、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畜禽生产、兽医内科外科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畜禽生产单位、动物医院、检疫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年)专业简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的一个分支专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专业。通俗地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使他们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技巧、价值观,能在政府劳动人事部门、企事业单位、群体团体、外资企业及相关业务部门工作,胜任多层次、多样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财务学、管理学 、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人力资源规划与招募、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组织激励、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社会保障概论、社会调查与统计、劳动法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各种行业(工业、商业、金融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等)、各种类型的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行政部门)、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咨询公司、猎头公司、职业介绍中心等)、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等就业,主要从事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岗位分析、人员的招聘与配置、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员工的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


  园林技术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园林植物生产、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园林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土壤肥料学、植物学、园林树木学、测量学、园林制图、园林生态学、园林苗圃学、园林病虫害、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花卉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盆景插花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园林植物生产企业、园林规划设计企业、园林绿化养护企业和园林管理部门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要求给园林绿化行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本专业面向的行业、企业有广阔的前景。本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生产、园林绿化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预算、园林管理。


  社会工作专业(三年)专业简介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在我国,社会工作涉及的部门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其中,政府职能部门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群团组织有共青团、妇联、工会、老龄工作办公室、残疾人联合会、红十字会等。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心理学、个案与团体工作、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社会政策、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以下四类工作岗位工作:一是公务员岗位系统,主要是指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中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有关工作的岗位。二是社会保障或福利类事业单位相关岗位。三是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的相关岗位。四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岗位。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资源利用、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计算机操作及应用、食品检验保鲜技术等。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发酵、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储藏保鲜技术、制冷设备及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电工技术。


  就业方向随着食品加工业的高速发展,相应的食品加工业的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第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将有较大量需求,综合食品加工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及预测,该专业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水产动物养殖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能。毕业生能在水产动物养殖生产、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水产养殖开发、饲料加工、水产药物研制等工作。


  主要课程动物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统计学、水化学、组织胚胎学、水产动物饲料学、饵料生物培养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贝类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等。


  就业方向随着天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务院批准全面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环渤海地区及西部地区的广阔水面,如渤海海域及滩涂,内陆水域的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每年都需要众多的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赏渔业、观光渔业、休闲渔业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加上水产饲料行业、水产动物疾病诊治、水产药物领域等的不断发展,均使高技能型水产专业人才成为急需。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机电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从事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知识,受到生产过程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艺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技术、机床数控技术、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PLC技术、工厂供电。


  就业方向根据近两年我校机电类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大型厂矿企业对该专业的专门人才都有大量需求。天津市是老工业基地,大量企、事业单位需要机电方面的管理、技术和一线生产技术人员。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三年)专业简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贸易实务、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国际结算等知识的理论型人才和实际操作人才。本专业是我校重点专业之一,该专业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理论功底,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从入学就对学生实行强化外语教学,使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除按学校规定安排计算机课外,还在市场行情分析、电子商务等课程中实行计算机模拟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外贸金融专业知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并具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相关岗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经贸人才,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通晓外贸金融专业知识,熟悉涉外经济法规以及进出口业务流程,懂得国际营销、金融及经济发展规律知识,能运用计算机处理业务,成为涉外企业中能从事外贸金融业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商务英语、实用英语、口语与听力、英语函电、外贸会计、市场营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进出口业务课程设计、市场调查、商务英语实训周、外贸会计实习、电子商务实训、岗位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从事进出口单证处理、报关、营销管理、外贸企业金融业、仓储管理、电子商务师(员)、市场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三年)职业与岗位分析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微型计算机如同电视机一般开始进入千家万户。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动力,其应用主要有网络安装与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电子排版、计算机辅助设计、广告美工、工业自动化控制等,渗透到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其应用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社会上急需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方面的人才。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及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计算机系统常用工具,具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技术和熟悉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软、硬件操作及程序设计和系统维护能力,具有一定的多媒体知识,熟悉网络技术,并能跟踪计算机新技术发展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电路基础、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接口技术、网络技术、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ASP网络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电子CAD、数据结构、操作系统、SQL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工程、3DSMAX。


  电子商务专业(三年)职业与岗位分析目前,电子信息的不断发展及网络的社会化、大众化彻底改变了传统商务业务和实务操作赖以生存的基础,形成了对传统营销策略和市场概念的巨大冲击和挑战。随着国际贸易向全球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从而使国际贸易更加激烈。加入WTO后,我国欲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就需要大批的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积极探索新技术运用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尤其是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贸易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电子商务网站的推广为社会提供了很多职业岗位,因此,该专业的人才一直供不应求。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站也越来越多,社会对于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建设,网站设计和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电子商务公司的网站设计,网页制作以及在相关咨询部门进行电子商务方面的咨询工作。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子商务管理理论和技术,应用网络技术按一定程序和标准进行各类商务交易活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理论和知识从事信息管理、网页设计、基层管理、电子商务网站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商务英语水平,适应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对外开放发展的需求;对于软、硬件系统出现一般故障能迅速排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能对商业企业的网络营销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国际贸易实务、企业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网页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与维护、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电路基础、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网络营销、连锁物流、网上结算、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西方经济学、网络技术、电子CAD、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技术,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能力,能独立完成程序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并具有一定维护能力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各级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


  主要课程统计学原理、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库技术及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原理及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微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化工原理、酶工程、生物制药、发酵工艺原理、发酵分析、生物降解、现代生物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生物制药企业、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环保行业工作。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化的农业知识,掌握农产品质量的监督、植物检疫、农药检测、农业环境监测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生态农业、试验与统计、植物保护、食品卫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农业环境检测、农业法规、植物检疫、农药检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农产品质量管理部门、农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农产品检疫部门工作。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以及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方面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水力学、水环境化学、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河流动力学、水利工程学、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学、地下水文学、水资源管理学、水利法规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等工作,亦可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


  的演进,本专业不断改革并得到逐步完善,更加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更加受到社会,特别是专业部门的认同。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教学管理规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任课教师中,教授10名,副教授6名,讲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5%。目前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大学本科生千余名,众多的优秀毕业生已成为部门或单位的领导或科技骨干。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植物生产基本知识。毕业生具备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农化、农业生态和植物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作物遗传育种和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作物栽培与耕作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主要农机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及选型、配套和使用,农产品贮藏加工等多种经营,农业经济和贸易、农业组织管理和农业技术开发方法;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农业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竞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开设主要课程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计算机技术基础与应用、普通遗传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农业生态学、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农业推广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实训、教学实习及科研训练8周,寒假期间社会实践调查3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5周,共29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管理机构、行政部门等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


  环境科学专业(四年,理学学士)专业简介环境科学专业是我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于2003年设置的。目前已招收学生七届。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5名,讲师5名。具有博士学位者5名,硕士学位者8名,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80%,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生物技术、水文水资源专业为依托,面向基层环保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培养适应环境科学产业发展需要,掌握环境科学技术及其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通过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系统训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环境资源调查、分析、质量监测、评价、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特别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田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农产品质量监测等技术,使学生掌握2-3门实用的废物(水)资源化和污染防治技术,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主要课程环境学、环境化学、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土壤学、环境工程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管理学、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统计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教学实习7周,科研训练4周,社会实践3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6周,共33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产业部门从事环境产品的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产品的分析检验以及在相关的事业单位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等工作。


  生物技术专业(四年,理学学士)专业简介本专业成立于2000年,根据产业特点及学校办学特色,重点培养农牧业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始终强调“厚基础、宽专业”,使毕业生达到“一专多能”,毕业生无论在教学、科研领域,还是在生产第一线,都能很快进入“角色”,在产品开发、管理及经营方面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该专业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任课教师11名,专职实验教师1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4名。其中博士4名,硕士7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掌握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专业技能,获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系统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生物技术产业部门从事产品开发和设计、工艺过程操作和监控、产品的分析检验以及在相关的事业单位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等的实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微生物、细胞生物学、普通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遗传育种、生物工艺学、植物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分离工程、生物制药、农业应用微生物学、仪器分析、微生物学技术大实验、生物分离技术大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教学实习4周,社会实践3周,科研训练8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6周,共34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生物技术产业部门从事产品开发和设计、工艺过程操作和监控、产品的分析检验以及在相关的事业单位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等。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随着我国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种子科学与技术的人才的大量需求于2005年设置的。目前已招收学生五届。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名,讲师6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7名,另有专职实验教师3名。


  培养目标以农学和园艺专业为依托,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植物的栽培、耕作制度,以及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植物保护、种子生产等技术,使学生具备种子生产,特别是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及种子贮藏、检验、加工、营销等技能和方法,并使其熟悉种子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要课程植物学、普通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栽培学、植物保护学、种子生物学、种子检验学、农作物种子生产学、园艺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储藏学、种子营销学、农业推广学、种子法律法规、土壤肥料学、种子经营与管理、植物检疫、生物统计、园艺通论、农业生物技术和国际商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种子专业综合实习与科研训练6周,农事实践2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2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6周,共32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国内、外种子企业,政府种子管理部门,国家农业管理部门,农业院校和各级农业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种子培育和良种繁育、经营和管理、技术开发和推广等工作。


  园林专业(四年,农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的技术;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5、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要课程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植物生态、城市生态)、观赏植物学、园林设计、绿地系统规划、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绘画、设计初步、建筑制图、植物景观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综合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不少于25~30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事业单位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等工作。


  园艺专业(四年,农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园艺设施的规划设计、园艺作物栽培、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草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方面技能;4、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植物生产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及营销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科研单位、科技推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旅游休闲观光区和企业单位等从事果树、蔬菜、园林花卉植物生产,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产后处理与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经营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园艺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方向)(四年,农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完善的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的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技能,能从事设施农业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产品制造、产业开发、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有较宽广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设施设计、制造和安装、设施环境调控、传感与测试技术和工程、种苗工厂化生产、设施作物栽培和育种、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参加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具有农业设施设计、建造、管理和设施作物栽培,管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苗繁育、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2、具备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工程科学的基本知识体系;3、掌握设施农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较熟练的设施农业与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4、掌握获取科技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调查、科研和科技文献写作能力;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设施农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6、有较高的中外文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组织管理和预测决策的基本素质。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传感与测试技术、工程力学、农业设施工程学、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设施环境与调控、设施作物栽培学、无土栽培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工厂化育苗、设施农业经营与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农业、水利、农业资源开发管理、城乡建设等部门从事设施农业工程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科学研究工作。


  林学专业(四年,农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调动手能力,突出创新能力,能适应经济建设和市场的需求,具有现代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宽厚而系统的林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从事与林业生产和管理研究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生物学、植物学、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评价的方法;3、掌握林木良种选育、林木栽培抚育、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特产品加工利用的技术;4、掌握林木育苗、管理与园林施工、管理养护及相关城市林业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5、掌握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主要课程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测量学、森林培育学、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计测学、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共29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园林、林业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绿地的规划、施工、林木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工作。


  植物保护专业(四年,农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相关部门从事农业技术指导、经营、管理、教学、科研、检疫等工作,适应滨海都市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植物保护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研究手段,具备技术推广工作与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方法;2、掌握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检测、病虫害预测预报、农药种类筛选及应用技术;3、掌握植物检疫的方法及相关法律知识;4、具有对植物病原物和农业害虫进行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分离培养、饲养观察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应用微生物学、生态学理论及相关实验原理对植物病原物和农业害虫进行基础性研究,根据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设计防治方案。


  主要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检疫学、植物化学保护、农药残留量检测技术、园艺植物繁育学、作物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植保、环保、检疫、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农业技术指导、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等工作。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本专业2002年经天津市教委批准建立。目前有一个方向,即渔业资源学。该学科研究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重点研究主要渔业经济种类的生长、年龄、死亡、繁殖等渔业生物学内容;研究渔业资源与渔业生物本身的关系,与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管理策略等的关系;研究主要增殖种类的早期发育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与生长;研究我国主要海洋经济鱼类种质遗传学特征(遗传标记)、不同环境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养殖群体和天然群体间遗传差异及放流群体对天然群体的遗传学影响、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进化等。该专业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7名,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10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渔业科学、海洋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的相关渔政、科研、教育和生产等部门从事管理、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生物学、海洋环境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海洋生物学研究方法、渔业水域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调查、研究和渔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海洋环境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2、掌握渔具测试和设计、渔业资源预测预报、渔政管理等方法和技能;3、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网渔具装配、渔业资源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等基本能力;4、掌握渔业生物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海洋渔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海洋渔业学科的新成就、新技术和国际渔业发展动态;6、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海洋生物科学与海洋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技术、生产以及管理等工作。


  水产养殖学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水产养殖学专业成立于1976年,是天津农学院最早建立的传统专业之一,我院硕士点之一,是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2007年12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12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6人,曾先后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在鱼、虾、蟹等多种水产动物的养殖、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治、遗传育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丰收三等奖三项,国家星火科技四等奖一项,全国农业区划三等奖一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十三项、三等奖七项,天津市区划二等奖一项,市星火科技二等奖三项。目前承担国家、市级科研课题58项,经费4000余万元,设备总额2000余万元。五年来,共发表论文200余篇,被EI、SCI、ISTP等收录近4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五部,教材四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掌握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水产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生物、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3、掌握鱼、虾、蟹、贝的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4、掌握水生生态学和水化学的调查、监测技术;5、掌握鱼、虾、蟹饵料成分分析和饵料配合技术;6、掌握水生动物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7、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及一般软件的运用能力;8、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等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鱼类学、鱼类生理学、组织胚胎学、水域环境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


  研究方向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水产、渔政、环保、动植物检疫等有关科研、生产、教学、管理等部门工作。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本专业的设置是顺应市场发展要求,培养社会所需的水族养殖、工程技术和水族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该专业配备了比较完备的专业设备和实验仪器,专业教学实验设备价值100万元,具备培养水族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基本基础和条件。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3人。目前承担科研课题4项,经费100余万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观赏水族的育种、水域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养殖、病害防治、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水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水族科研、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观赏水族的养殖、水族产业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接受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观赏水族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观赏水族养殖技术、水域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形态、分类、生态、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和环境科学(包括生态系统、环境分析、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3、掌握观赏水生动植物的养殖(栽培)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游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掌握主要观赏水生动植物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5、掌握水族产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和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设施;6、了解观赏水族养殖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主要课程动物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观赏水族动物养殖学、游钓渔业学、水族景观设计、观赏水族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观赏水族动物疾病防治学、观赏鱼水处理技术、水族景观生态学、休闲渔业经营学等。


  研究方向观赏水族动植物养殖、水族景观设计、观赏水族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观赏水族动物育种学、观赏鱼病防治学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环境保护、海关检疫、动植物检疫、现代渔业技术等部门从事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动物科学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动物科学是研究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育种、消化代谢等生命基本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上述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和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多种需求。随着科学的进步,动物科学的研究领域不仅在范围上从传统的畜牧业扩展到了畜禽、珍禽异兽、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的饲养、育种、繁殖、加工等各个领域,而且在研究深度上已从动物整体水平、细胞水平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使得我们今天可以在基因的层面上认识动物遗传、发育、繁殖、代谢的规律。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了11个产、学、研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深入实践,掌握牛、猪、羊、禽等动物的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技术;通过毕业实践环节的优化设计和实施,培养应用型研究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育种、繁殖、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组织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家畜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养禽学、养牛学、养猪学、养羊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与管理的相关领域从事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推广、开发和贸易等方面的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动物医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侣动物、医学实验动物及其它观赏动物疾病的发生。它是生物医学及社会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动物医学研究已经从过去的以畜牧业发展服务为中心内容,扩展到了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伴侣动物和观赏动物医疗保健及食品卫生、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


  专业特色本专业建立了9个产、学、研教学实习基地,2个附属动物医院,全天对学生开放。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病例的讲解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动物医学相关的实验、检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短期内在工作中就能独挡一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动物疫病、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产科学、中兽医学、宠物疾病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动物医院、教学、科研单位或检疫管理部门及畜禽养殖相关领域从事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推广、开发和贸易等方面的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小动物医学方向)(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动物医学研究已经从过去的以畜牧业发展服务为中心,逐步转向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及食品卫生、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小动物医学专业方向是研究小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防治特种经济动物、医学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及其它观赏动物疾病的发生。


  专业特色本专业附属动物医院2个,现有12个产、学、研教学实习基地,全天对学生开放。通过理论学习和动物临床病例的讲解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动物医学相关的实验、检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能的基本训练,使他们具有小动物疾病临床诊疗、兽医卫生管理、动物保健与福利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动物疫病、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小动物传染病学、小动物寄生虫学、小动物内科学、小动物外科学、小动物产科学、中兽医学、兽医影像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动物医院、教学、 科研单位或检疫管理部门及动物养殖相关领域从事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推广、开发和贸易等方面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动物药学方向)(四年,农学学士)专业简介本专业是一个药学和动物医学交叉的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设计研究能力,掌握制药工艺技术的高素质并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建立了7个产、学、研教学实习基地,通过动物药学理论学习和临床病例的讲解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动物医学相关的实验、动物药品生产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动物保健、动物药物生产与检测、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药学专业必需的动物医学、药学和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药物分析检测技术,动物体内药物和毒物分析检测及药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管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生物制品学、动物免疫学、动物毒理学、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学、生化制药学、中兽医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兽药药政及饲料管理行政部门、动物医院、兽药与兽医生物制品、饲料添加剂生产和销售等相关部门从事科研开发、管理、教学等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工学学士)专业简介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以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现代食品加工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学科。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986年开始招生,已毕业本科学生近千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0名。目前,本专业拥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已经形成了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术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


  专业特色本专业根据食品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在传统食品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食品开发与加工理论及技术,突出农畜产品加工及升值转化,特别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加工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食品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化工原理、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添加剂、食品质量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食品生产企业、教学岗位、科研单位、卫生防疫、检验、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四年,工学学士)专业简介生物工程专业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生物体(或部分生物体)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改造环境的应用学科。生物工程专业是以上游技术(基因重组、分子克隆等)为基础,以下游技术(生物反应过程、生物物质的分离纯化等)为重点,为生物技术的工业化和工程化培养人才的专业。


  该专业于2002年开始在我校设立专业方向,200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本专业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拥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8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2人。


  专业特色本专业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学校自身优势,突出强调农产品的生物转化及农业生物工程与饲料等课程。开设了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方面课程。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学校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具有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工程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生化工程、生物工艺学、生物工程设备、动植物细胞工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生物、制药、环保、食品、卫生、教育等领域从事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商检等工作。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四年,理学学士)专业简介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一门学科。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本专业拥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4人。实验室具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食品安全分析的常规实验设备。


  专业特色本专业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在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主要环节后,突出农产品生产与质量检测技术的学习,注重农产品的全程质量控制,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接受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贮运到消费全过程的安全监测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素养与实验技能训练,能从事食品、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安全及质量控制、食品卫生检验与监督以及食品安全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食品安全卫生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保证与控制、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概论、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保藏学、国际贸易、食品标准与法规。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食品工业企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防疫机构、进出口检疫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原辅料、加工产品的分析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安全评价、企业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机电复合型知识结构,熟悉农业机械和农业生物环境,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造、维护、使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初步掌握机械系统的计算机控制方法,机械产品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调试、使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特别是现代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制造、试验和使用的基本能力;3、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机电产品制造过程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工程学、电工电子学、测试与控制、农业环境工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电子技术、测试与控制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机床数控技术、农业机械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机械制图课程作业1周,假期社会实践3周,金工实习2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周,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2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2周,职业技能取证4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6周,共35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维护使用、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四年,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精密仪器设计制造及测量与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尤其是农业部门中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维护、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精密仪器的机械与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受到现代测控仪器特别是农业分析仪器应用技术的训练,具有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维护及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掌握本专业领域内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测量与控制技术等;3、掌握一定的机、电、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具有仪器与系统维护、开发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精密机械制造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机床数控技术、农业分析仪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工程图学课程作业1周,假期社会实践3周,金工实习2周,测控仪器生产实习2周,测控技术课程设计(1) 2周,测控技术课程设计(2) 2周,职业技能取证4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6周,共35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测控仪器或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维护使用、销售管理等工作。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四年,工学学士)专业简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目前世界上十分受重视的专业,它关系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前景。天津市属资源极其短缺的城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水文、水资源专业的高级人才将是天津水利人才补充的重点。同时,华北及全国各省市水利行业都存在水资源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人才需求缺口大。本专业定位于立足天津,面向华北,培养从事水文水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工程建设、技术经济分析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与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基础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分析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气象与气候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水利工程、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学、水资源学、地下水文学、环境化学、水利法规。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课程实习(测量、水文认识、水文信息采集、水利工程、气象与天气)、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水文测量实验、河流动力学实验、自然地理实验、气象实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等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四年,工学学士)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必要的工程勘测、工程制图、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组织管理及创新的基本能力。根据本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着眼于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实行“一书多证制”,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均取得中级测绘员上岗资格证书和CAD证书。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水利、沿海都市水利及城乡水利发展需要,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及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水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水利规划、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工程经济、水利法规。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测量实习、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共30周。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水力学实验、岩土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水工实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水利水电部门、地质能源部门、港口工程部门相关的设计院、科研所、工程公司、水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沿海都市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和滨海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备计算机基本理论,了解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计算机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以及微机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现代农业科研、生产和管理技术,接受计算机应用开发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一定的现代农业背景知识,了解沿海都市农业技术发展趋势;2、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开发能力,能承担计算机应用开发工作;3、掌握现代文献检索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研究能力;4、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计算机应用项目的开发组织与管理工作;5、具备较强的文字及口语表达能力,可从事计算机技术推广应用和培训工作;6、具备一定的普通外语和专业外语能力,适应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课程C++程序设计、现代农业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与TCP/IP、数据库原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ower Builder、计算机体系结构(双语)、SQL Server(双语)、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农业网络信息系统集成及各方向专业选修课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教学实习9周,专业社会实践6周(含校外认知实习及生产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20周,共38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从事相关领域的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IT技术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四年,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沿海都市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和滨海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备基本的农业知识,掌握计算机与相关信息处理技术,熟练用于解决农业管理、生产和科研问题,能在农业管理、生产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以及农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现代农业科研、生产和管理技术,接受计算机应用开发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一定的现代农业背景知识,了解沿海都市农业技术发展趋势;2、掌握农业信息处理和农业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数字农业的实现技术与相关的设计开发方法;4、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5、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文字及口语表达能力,可从事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培训工作;6、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备一定的普通外语和专业外语能力,适应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课程农业信息技术概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与SQL、计算机网络与TCP/IP、C#.NET、软件工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GPS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ower Builder、植物学原理、生物信息技术、农业网络信息系统集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教学实习9周,专业社会实践6周(含校外认知实习及生产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20周,共38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从事与农业相关领域的信息系统、Web网络等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农业IT技术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沿海都市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和滨海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和扎实的信息理论基础,熟悉现代信息采集、处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具有较强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信息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掌握农业经济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应用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现代农业经济与管理理论,具备农业资源及农业生产经营等应用背景知识;2、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信息组织、分析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3、掌握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具备信息系统尤其是农业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4、掌握现代文献检索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具备一定的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研究能力;5、具备较强的文字及口语表达能力,可从事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6、具备一定的普通外语和专业外语能力,适应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课程HTML&XML、C++程序设计、经济学原理、计算机网络与TCP/IP、现代农业技术基础、管理学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ASP.NET、统计学原理、产品营销学、会计学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与SQL Server、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信息专业英语、农业信息学、信息管理学、信息安全概论(双语)、计算机信息管理、UML建模语言(双语)、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信息经济学、信息系统集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教学实习9周,社会实践3周,毕业实习、论文20周,共35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IT技术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四年,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及信息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方法、技术与规范,熟悉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熟练使用各类主流软件开发工具,具有较强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学习软件工程的方法与技术以及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受到系统性、工程化软件开发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主流开发工具;2、掌握软件系统尤其是农业应用软件系统的工程化分析、设计方法和技术;3、掌握现代文献检索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具备一定的软件工程应用技术研究能力;4、具备较强的文字及口语表达和一定的软件项目开发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5、具备一定的普通外语和专业外语能力,适应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课程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导论、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与TCP/IP、数据库与SQL Server、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Visual C#.NET、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计算机专业英语、农业信息技术概论、微机原理与汇编、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和团队开发、软件测试与产品发布、安全性编程方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ASP.NET与WEB程序开发、UML建模语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3周,教学实习9周,专业社会实践3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20周,共35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相关领域软件系统开发、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IT技术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四年,理学学士)专业简介应用化学专业是在传统的化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专业,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的专业之一。


  专业特色应用化学专业顺应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建设的机遇,将“现代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监测”作为专业发展的主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化学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大型仪器的操作使用及实用技术的人才为目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从事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提取、农产品品质分析、化学品的研制、分析检测及利用,能适应于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天然产物的有效利用、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分析检测及加工与管理等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以及较高的文化素质。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自然资源学、天然产物化学、土壤农化分析、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化学原理、药物化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从事农业、环保、土地管理和生产经营等方面工作,也可以从事化肥、农药、食品等企事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天津滨海新区以海洋化工为支柱产业之一,急需大量的化学化工人才,这为本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应用化学专业(生物制药方向)(四年,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制药及相近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药品生产与制造、检验与监督、营销与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质检、销售和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生物制药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生物制药的生产工艺与设备;了解生物制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制药安全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生物制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制药产业发展状况;掌握药品营销技能和有关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药品营销经营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物药物分析、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设备原理,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药学、药事法规、医药商品营销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与生物制药有关的生产单位(如药品、食品、保健品、试剂等)、药品营销、药品检验、和卫生防疫部门等单位从事生产技术、医药营销、质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适于报考生物制药、药学及其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特别是“国家生物医药园”的建立,为本专业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够在基层政府和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管理方法、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等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能和方法,在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工作中,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信息调研、写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办公自动化、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信息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特别是农村有关公共事业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公共财务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公共关系、财务管理、公共政策学、管理心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组织学、领导科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文教、卫生、环保、社区管理部门、劳动与保障、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及基层政府从事管理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年,经济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素养,熟悉国际贸易全过程实务操作和相关法律,了解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国际贸易规则,有较高的贸易实务操作、营销、人际沟通能力和外语水平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全过程实务操作和相关法律法规;3、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5、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商法、经济法学、外贸英语口语与听力、外贸英语写作与翻译、外贸英语资刊选读、外贸函电与契约、国际结算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涉外经济部门,包括各种对外贸易机构、金融机构、三资企业、外贸公司等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等工作。


  会计学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当前会计制度、会计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了解我国会计改革的发展方向和会计理论发展动态,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和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会计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会计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在校期间同时拿到本科毕业证和会计技能资格证书,能够胜任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理论分析和会计实务工作;3、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会计工作;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的能力;5、了解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备基本的从事会计科学研究的素质。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货币银行学、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法与税务会计、小企业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综合会计业务仿真实训、审计实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农、工、商各类企事业单位及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实务、会计管理、审计、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财政局、税务局等政府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与管理工作。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了解农事基本知识和农业科技现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从事经济管理尤其是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思维和基本技能,兼备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在农村各级政府、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和技术推广服务等部门,以及各种农民合作组织、协会等民间组织从事经营管理、项目管理、行政管理、营销、政策调研、咨询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公共关系等方面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等人文素养,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2、系统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农业科技基础知识,掌握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社会调查、政策调研、行政管理等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和适应相关领域的基本业务工作;3、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方法,掌握不断学习提高的基本方法和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农业经济管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够结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专业研究和创新能力;5、熟练掌握英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营销学、农业政策学、投资项目评估、土地资源管理、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生产与服务的企业实体或组织、基层政府、以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市场营销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市场调查研究能力、营销战略规划能力、市场开拓与运作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市场营销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营销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与规则;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熟练掌握英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调研、广告学、营销策划、营销渠道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农产品营销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和外贸公司等从事市场营销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也可在广告公司、咨询公司从事相应的工作或在政府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任职。


  市场营销专业(物流方向)(四年,管理学学士)专业简介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市场营销管理及物流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物流管理及其应用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发和设计物流管理系统的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院于2009年在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增设物流方向并开始招生。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人,硕士学位者5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物流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具有较扎实的法律基础和守法意识;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从事物流方案的规划、设计、实施等工作;3、掌握物流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物流系统问题的基本能力;5、熟悉我国物流营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的惯例与规则;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初级会计学、统计学、现代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营销学原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筹学、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仓储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国际货运代理、运作管理、物流成本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型商业企业、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及咨询研究机构等工作,就业岗位包括物流作业管理经理(如运输部经理、仓储部主任、国际货代主管)、物流信息主管、客户关系管理经理、物流营销主管、物流系统规划主管、供应链技术解决方案设计主管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各类企事业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及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旅游及酒店管理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在各级各类酒店、餐饮行业、旅游行业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实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及酒店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及酒店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其掌握旅游及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运用旅游及酒店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饭店经营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财务管理、旅游英语、酒店服务礼仪、饭店市场营销学、酒店会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环节包括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操作实务、餐饮管理操作实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星级游轮等旅游机构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也能在政府相关部门、高等院校、其它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英语专业(四年,文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各类企事业及政府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和翻译、英语编辑、经贸文秘及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四年,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旅游开发和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旅游管理的有关法律和政策,能够胜任旅游资源评价、旅游经营管理、旅游区规划、导游及农业生态资源开发建设,能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资源与开发、导游学实务、旅游资源评价、旅游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学、景观生态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服务及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三年)专业简介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畜牧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动物养殖、疾病防治、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检验工作及饲料、兽药、动物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


  专业特色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目前是我市各高校中唯一的动检高职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努力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以实训基地的改革创新为依托,探索素质教育模式,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训能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在畜禽生产、畜禽疫病防治、动物防疫检疫和管理部门从事科研、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等工作的高级畜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动物检疫学、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畜禽生产、兽医内科外科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畜禽生产单位、动物医院、检疫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年)专业简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的一个分支专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专业。通俗地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使他们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技巧、价值观,能在政府劳动人事部门、企事业单位、群体团体、外资企业及相关业务部门工作,胜任多层次、多样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财务学、管理学 、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人力资源规划与招募、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组织激励、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社会保障概论、社会调查与统计、劳动法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各种行业(工业、商业、金融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等)、各种类型的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行政部门)、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咨询公司、猎头公司、职业介绍中心等)、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等就业,主要从事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岗位分析、人员的招聘与配置、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员工的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


  园林技术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园林植物生产、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园林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土壤肥料学、植物学、园林树木学、测量学、园林制图、园林生态学、园林苗圃学、园林病虫害、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花卉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盆景插花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园林植物生产企业、园林规划设计企业、园林绿化养护企业和园林管理部门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要求给园林绿化行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本专业面向的行业、企业有广阔的前景。本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生产、园林绿化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预算、园林管理。


  社会工作专业(三年)专业简介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在我国,社会工作涉及的部门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其中,政府职能部门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群团组织有共青团、妇联、工会、老龄工作办公室、残疾人联合会、红十字会等。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心理学、个案与团体工作、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社会政策、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以下四类工作岗位工作:一是公务员岗位系统,主要是指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中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有关工作的岗位。二是社会保障或福利类事业单位相关岗位。三是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的相关岗位。四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岗位。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资源利用、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计算机操作及应用、食品检验保鲜技术等。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发酵、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储藏保鲜技术、制冷设备及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电工技术。


  就业方向随着食品加工业的高速发展,相应的食品加工业的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第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将有较大量需求,综合食品加工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及预测,该专业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水产动物养殖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能。毕业生能在水产动物养殖生产、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水产养殖开发、饲料加工、水产药物研制等工作。


  主要课程动物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统计学、水化学、组织胚胎学、水产动物饲料学、饵料生物培养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贝类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等。


  就业方向随着天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务院批准全面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环渤海地区及西部地区的广阔水面,如渤海海域及滩涂,内陆水域的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每年都需要众多的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赏渔业、观光渔业、休闲渔业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加上水产饲料行业、水产动物疾病诊治、水产药物领域等的不断发展,均使高技能型水产专业人才成为急需。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机电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从事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知识,受到生产过程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艺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技术、机床数控技术、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PLC技术、工厂供电。


  就业方向根据近两年我校机电类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大型厂矿企业对该专业的专门人才都有大量需求。天津市是老工业基地,大量企、事业单位需要机电方面的管理、技术和一线生产技术人员。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三年)专业简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贸易实务、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国际结算等知识的理论型人才和实际操作人才。本专业是我校重点专业之一,该专业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理论功底,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从入学就对学生实行强化外语教学,使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除按学校规定安排计算机课外,还在市场行情分析、电子商务等课程中实行计算机模拟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外贸金融专业知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并具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相关岗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经贸人才,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通晓外贸金融专业知识,熟悉涉外经济法规以及进出口业务流程,懂得国际营销、金融及经济发展规律知识,能运用计算机处理业务,成为涉外企业中能从事外贸金融业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商务英语、实用英语、口语与听力、英语函电、外贸会计、市场营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进出口业务课程设计、市场调查、商务英语实训周、外贸会计实习、电子商务实训、岗位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从事进出口单证处理、报关、营销管理、外贸企业金融业、仓储管理、电子商务师(员)、市场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三年)职业与岗位分析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微型计算机如同电视机一般开始进入千家万户。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动力,其应用主要有网络安装与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电子排版、计算机辅助设计、广告美工、工业自动化控制等,渗透到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其应用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社会上急需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方面的人才。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及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计算机系统常用工具,具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技术和熟悉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软、硬件操作及程序设计和系统维护能力,具有一定的多媒体知识,熟悉网络技术,并能跟踪计算机新技术发展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电路基础、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接口技术、网络技术、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ASP网络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电子CAD、数据结构、操作系统、SQL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工程、3DSMAX。


  电子商务专业(三年)职业与岗位分析目前,电子信息的不断发展及网络的社会化、大众化彻底改变了传统商务业务和实务操作赖以生存的基础,形成了对传统营销策略和市场概念的巨大冲击和挑战。随着国际贸易向全球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从而使国际贸易更加激烈。加入WTO后,我国欲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就需要大批的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积极探索新技术运用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尤其是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贸易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电子商务网站的推广为社会提供了很多职业岗位,因此,该专业的人才一直供不应求。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站也越来越多,社会对于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建设,网站设计和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电子商务公司的网站设计,网页制作以及在相关咨询部门进行电子商务方面的咨询工作。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子商务管理理论和技术,应用网络技术按一定程序和标准进行各类商务交易活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理论和知识从事信息管理、网页设计、基层管理、电子商务网站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商务英语水平,适应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对外开放发展的需求;对于软、硬件系统出现一般故障能迅速排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能对商业企业的网络营销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国际贸易实务、企业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网页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与维护、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电路基础、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网络营销、连锁物流、网上结算、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西方经济学、网络技术、电子CAD、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技术,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能力,能独立完成程序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并具有一定维护能力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各级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


  主要课程统计学原理、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库技术及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原理及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微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化工原理、酶工程、生物制药、发酵工艺原理、发酵分析、生物降解、现代生物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生物制药企业、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环保行业工作。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化的农业知识,掌握农产品质量的监督、植物检疫、农药检测、农业环境监测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生态农业、试验与统计、植物保护、食品卫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农业环境检测、农业法规、植物检疫、农药检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农产品质量管理部门、农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农产品检疫部门工作。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以及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方面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水力学、水环境化学、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河流动力学、水利工程学、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学、地下水文学、水资源管理学、水利法规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等工作,亦可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


毕业生情况

  学校以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己任,主动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为合理的专业生态群;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校强化“宽、适”性人才培养模式,植根津沽大地办学,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在全市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天农毕业生的朴实无华、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用人单位对天农学子的共识。学校桃李遍及海内外,自建校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毕业生2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科技人才、教育专家、优秀管理专家和领导干部。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招生办

电  话: 022-23799551

邮  箱: tjauzb@126.com

院校网站: http://www.tjau.edu.cn/

院校地址: 东校区: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